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2日发表文章称,中美两国都在搞“建筑”。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修建桥梁(和公路),而美国则通过关税甚至美墨边境墙来建起壁垒。
文章指出,不管从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讲,中国的做法都是“建设性的”,而美国的做法是破坏性的,它破坏了世界贸易,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与此同时,金融市场被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尽管股市和债市(更不用说大宗商品和服务市场)一次次从危机边缘反弹,但这种“战争游戏”能持续多久,应该是有限度的。各国央行和财政部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当金融体系的减震器。
▲美墨边境墙
文章称,在建设和破坏的问题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显然属于前者,其远大目标是,在欧亚大陆以及中东、非洲乃至其他地区,建立陆上和海上交通联络网。
为此,它承诺吸引大额投资,在全球一半的地方创造就业。
文章称,“破坏”始于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抨击。回过头来看,这或许是贸易战的前兆。
文章指出,美国的策略是,如果无法阻止中国全球基础设施网络的发展,那么就通过降低中国的出口收入来限制中国为该计划融资的能力。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美国这一策略正在对“一带一路”计划起作用。
《亚洲资产管理》公布了来自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2018年前10个月对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55个国家投资了119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长6.4%。
文章称,早在2017年,总部设在纽约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提供商金瑞基金就推出了MSCI“一带一路”交易所交易基金,以投资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战略公司。因此,中国正在开发未来可能成为“一带一路”资金丰富来源的资源。
文章认为,市场应该把目光从美联储和贸易战新闻转向未来公司收入(股价最终取决于这一点)可能来自哪里。它们肯定会来自奉行建设性而非破坏性政策的公司和国家。
▲资料图片:2019年3月13日,北京,丝路金桥 “一带一路”的文化桥。
文章称,正如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的那样,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世界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公司的创始人雷·戴利奥提出了“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战似乎正在升级之际,在中国投资的有力论据”。
戴利奥在一段视频中说,从长远来看,投资一个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市场的国家仍存在历史性机遇。市场可能开始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贸易战中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