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谋发展

目前建筑行业市场信誉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过度竞争使施工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经济运行质量普遍在微利—保本—亏损中恶性循环。2012公司竣工项目核算正印证了这一点。

严酷的现实逼迫公司必须告别传统的管理模式变粗放型管理为集约化管理。

公司总经理谭业新近期强调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尽快走集约化管理之路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谋发展。

粗放型管理是指不计成本与效率(效益)的粗疏、不细致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中采用粗放管理的形式,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无法提高。粗放型管理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由投资和需求所拉动的规模增长,而不是有计划、长足的发展。很多国有企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迅速发展壮大。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企业由于缺乏长期规划而很快衰败了,这就是粗放型管理企业的明显特征。

二、粗放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企业领导层热衷于哲学层次上的管理思路和经营战略的思考。将精力过度集中于空泛、高深的理论之上,而十分缺乏对具体管理方法的研究,企业缺乏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思想。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者比较乐意探讨如何从《孙子兵法》和《易经》等古代文学巨著中获取管理企业的灵感。

三、粗放型管理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片面地追求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例如“质量重于泰山”等口号,而实际上却并不实行。抓质量时,质量重于泰山;抓安全时,安全重于泰山;抓增长时,则又增长重于泰山,这些都是形式主义,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四、管理浮于表面化是粗放型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国内很多企业建立了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服务质量却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提并论。成本与效率之间不成正比,企业竞争力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五、粗放型管理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差不多”的管理,而根本谈不上是准确、科学的管理。很多企业领导张口就是企业将实现10%的增长,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依据。这种“差不多”的管理在措辞中往往带有差不多、大概等字样。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却对产品合格率、每道工序的能力和成本等情况如何都知之甚少。粗放型管理在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管理,抗风险能力低下,粗放型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化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集约化管理内涵、特性、特征如下:

一、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有本义和现代义两种解释。《辞海》解释其本义为:“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管理”的内涵,则是从前苏联“引进”的。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管理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管理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管理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二、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特性

(一)是质量管理的特征。应把质量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从过去一贯性以“外延扩大”和“争地盘,壮块头”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向以“强化内涵”和“练内功”为主的管理思路上来,在资产质量、负债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上档次、上台阶。

(二)是集团规模管理的特征。集约化管理要求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管理集团化、规模化。因此“分散、按区划设医院”和“各行其是,各自为战”的局面必须坚决改变。

(三)是效益效率管理的特征。集约化管理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状况,全力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管理目标努力。

(四)是高科技管理、电子化管理的特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尽快实现“手工”向“电子化”的转变,实现服务手段电子化是集约化管理的突出表现。

(五)是人才管理的特征。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启用优秀人才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集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时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索持之以恒,扎实推进才能获得实效,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谋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化完全责任成本管理,提高创效水平。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因此,在成本计划上,要借鉴传统成本计划的项目测算法,将成本计划降低额分为递延降低额和计划年度节约额,依据计划年度内采取的成本降低措施,测算求得节约额;在成本控制上,针对经营成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等项目采取各种控制方法。例如,工程材料通过分批核算或定额核算对在生产使用的数量差异进行控制;在成本计算上,要切实做到成本核算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机结合,避免“秋后算账”。

尤其重要的是,在实施完全责任成本管理控制方面,一是要同心协力,全员参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对推进完全责任成本核算的认识,让全体员工了解并掌握完全责任成本管理的知识,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同时主管领导要亲自抓,只有领导重视了,才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好。二是精益求精的工作制度,工作要有标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精细的工作制度,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标准,才能把这项工作引向深入。三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责任是推动各项制度落实的“尚方宝剑”,责任不明确到人,大家就会感觉到无拘无束,没有压力和动力,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制,使每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四是精细的考核机制,量化考核到位。没有科学严格的考核制度,没有具体的激励与处罚措施,成本控制工作就不可能落到实处。

二、细化安全管理,构建平安企业。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平稳发展的首要问题,事关企业的生存发展,更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建筑企业是高危行业,遏制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任务。因此,在安全管理控制上必须精细,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一是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二是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人员、资金要到位,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要齐全,并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增强安全系数;三是严防以包代管,在安全问题上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四是培训施工人员,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五是严格技术交底制度,规范操作规程,杜绝盲目蛮干;六是关口前移,关键部位严防死守,并抓好安全教育,安全警钟常鸣。

三、加强制度建设,保障企业有序运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企业而言,规章制度就象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样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准则,制度建设是企业有序运行的保障。我国建筑企业搏击市场20多年来,已经建立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更要看到制度在执行中缺陷和不足,比如伴随我们企业而生的“员工管理制度”,写在纸上,挂到墙上,每位员工可能熟记于心,可有不少条款却得不到落实。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制度可以涵盖企业管理的一切,有了完善的制度就完事大吉了,其实有的行为是不能用制度约束的,只能由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来约束。二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出现了偏差,有些制度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模棱两可,缺乏刚性。三是在制度的执行上出现了偏差,执行制度时夹杂感情、亲情的因素,有失公平,因而执行起来就走了样。所以,要保障企业有序运行,就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
在制度建设方面,除了制定科学的条条框框外,还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规章制度在运行中存在问题,不断修订完善,使制度办法实用、管用;二是构建制度文化,通过宣传教育,使各项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同时将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形成自觉遵纪守法的文化氛围;三是领导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做自觉执行制度的模范。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四是奖惩兑现,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四、强化监督考核,树优良作风,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没有严格的监督考核,就不可能形成优良的作风,没有优良作风,就不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回头看我们公司的发展,初期三年中迅速提高市场认知度,迅速占有市场,迅速完成原始积累,走的也是粗放型管理之路。谭业新总经理头脑很敏锐,早在2008年就向全体员工提出加强管理、加强学习、加强凝聚力、加强执行力的四个加强。2011年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公司提出“强化管理兔年炼内功稳步提升,抢抓机遇龙年起宏图,雄姿大展”的目标。2011年2月份,组织撰写“塑造泰和公司的四个加强”把四个加强在理论上加以阐述,并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员工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各项管理水平也有提高。

2012年公司又先后编写了《继续学习落实四个加强营造创新、责任、信心、的企业文化》、《打造公司实效执行型团队》、《项目创优与企业文化建设》等三篇文章,管理层注重管理,员工认真学习管理、学习专业知识。公司的的凝聚力已形成,公司的执行力在加强,公司的企业文化正深入人心。

2013年还编写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一文,让广大员工明确了,一个人的态度对企业、对社会、对家庭何等重要。一个员工注重细节,一个企业注重细节同样尤为重要。上述文章撰写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培养造就公司发展的管理人才,向管理要效益。用企业文化打造实效执行型团队,使公司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通过各项举措,公司的面貌,公司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改观。但建筑市场的严峻形势逼迫着我们。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谋发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真抓实干。

一、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建筑行业的恶性循环。在提升信誉度上倍加努力,多做工作,努力实现项目创优的各项目标和追求。

二、在建筑市场过度竞争形成的恶性循环中,通过深化完全责任成本管理,提高创效水平。今年内必须把租赁公司的工作抓出成效,把火光村安置房二期项目的成本核算做到位。继续分析已竣工项目的成本,从中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新项目施工中,把项目策划工作做细做到位,把成本核算与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提高全员对完全成本核算的认识。掌握相关知识,同心协力,全员参加,领导先行共同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并适应新的发展,做好中间核算管理工作。

三、在公司已有制度标准的基础上订立更加精细的工作制度,工作标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监管到位,不留死角。

四、把公司制定的考核机制精细化、量化考核到位。订立具体的奖励与处罚措施。考核不打折扣,不走过场。把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五、在安全管理控制上做到细之又细,严之又严,责任到人,增加安全人员,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抓好安全教育,严格安全技术到底,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规范和操作规范,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公司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必须坚决执行。需要完善的尽快抓紧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有可操作性。执行制度时决不允许夹杂感情、亲情因素。决不允许只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每位员工不仅要牢记在心,更要付之于行动。

七、公司撰写的几篇文章必须继续组织员工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学好成本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在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约束下,各级领导模范带头,以身作则,带领员工以公司为家,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先进的企业文化。
我们深信事在人为,只要每个管理者和员工都管理到位,尽职尽责,各项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考核工作真刀真枪。公司管理精细化的目标一定会迈出坚实的步伐,在建筑市场的逆境中一定得以生存和发展。
员工与公司共生存,公司与员工同发展,共创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